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器人»让机器人做你们的老师,你愿意吗?
   

让机器人做你们的老师,你愿意吗?

 46.1K
     [点击复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9   浏览次数:326
核心提示:各位老师,您想过这样的场景吗?学生们在课堂里认真听讲,但是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却是机器人;当你在办公室里安静备课时,身边或
       各位老师,您想过这样的场景吗?学生们在课堂里认真听讲,但是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却是机器人;当你在办公室里安静备课时,身边或许就有一个机器人同事正在“被”安装程序……这一幕想起来是不是很科幻?中教君告诉您,在很多地区,“机器人教师”早就上岗教学啦。

  你会被“机器人老师”替代吗?

  2050年,学校的行政会议室,校方公布了一个新的人事任免决定。

  你看着即将接替你的H,她是个面容姣好的机器人,如果不是失业,你差点也要喜欢上她了。校领导Y向你介绍,她能胜任你所做的任何工作,而且做得比你更为出色。“她大脑里的知识,你一千年也掌握不了。她是儿童心理学专家,最擅长和学生打交道。尤为重要的是,她不计酬劳,永远这般温柔,即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她还能给我一展美丽的歌喉。对她来说,教师高傲的尊严又算什么呢?”

  默默地走出学校大门的一刹那,你奋斗了一辈子的学校,最后只留下你恓惶的背影。一种意识突然强烈起来,牵制了你如铅的脚步。你想回去,可是你该怎样解释,你要如何证明,自己无法被H替代?

  【背景材料】

  前不久,AlphaGo(阿尔法围棋)与韩国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给了世人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不知不觉间,我们身边就已经充满了人工智能,iPhone6s里的“Siri”,微软小冰,Amazon Echo……虽然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但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强人工智能并非无法逾越的天堑。雷·库兹维尔即在《奇点临近》一书中写道,奇点不是乌托邦,而是未来的一个时期:“技术变革的节奏如此迅速,其所带来的影响如此深远,人类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

  身为教师,我们是否也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机器人老师”离我们还远吗?在科技迅猛发展并日益改变我们生活的今天,我们应以怎样的姿态置身其中,并思考它可能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创新的本质在于,它虽在边缘之地诞生,但能被大众接纳和认可,也不会被正统体系的惯性所压垮。”《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话也许正可以和刘易斯·芒福德的话相互印证,用于阐释科技如何对教育产生影响:“机器早期的胜利是通过利用纯粹外部的手段确立秩序和权力而取得。”如今,技术已经改变了更广泛的社会,在阅读、写作、计算和思考等学校教育的主要关注点上都处于中心地位。学校教育却寂如冰川。格拉汉姆·布朗-马丁提出的问题应该受到我们的足够重视:“我们把技术扔进教室和学校,但学校本身以及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我们只是更快、更便宜地获得19世纪的结果罢了。但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学生的教育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理,体系的熵总在不断地增加,一切想要减少熵的行为,最终只会招致更多熵增。我们的一切思考,都是求内在的转变。

  其实,“机器人老师”也并非一个新鲜话题。

  日本“机器人老师”“萨亚”:东京理科大学小林宏教授按照一位女大学生的模样塑造而成。“萨亚”皮肤白皙、面庞清秀,着白色上衣,脸部皮肤以精细橡胶制成,皮肤后藏有18台微型电机,可以使面部呈现出高兴、惊讶、厌恶、害怕、悲伤、生气共6种表情。“萨亚”会讲大约300个短语,700个单词,可以对一些词语和问题做出回应,她还可以学会讲各种语言。“萨亚”给一班10岁左右的五年级学生讲课,受到新奇兴奋的孩子们的极大欢迎。

  韩国“蛋形机器人老师”:在韩国小学生的课堂里,出现了一个3.3英尺高、拥有一个“人脸”的可爱机器人。“她”在授课中能自如地在教室中“来回踱步”,并“张口”讲课。这个“蛋形老师”不仅长相讨人喜欢,而且拥有朗诵、跳舞等才艺。不仅孩子们喜欢,就连家长也喜欢和机器人老师交谈。

  “福州造”的教育机器人:它除了帮助老师朗诵课文、批改作业、课间巡视之外,通过功能强大的传感器还能灵敏地感知学生的生理反应,甚至还可以扮演“测谎高手”角色。此外一旦和“学生机”绑定,也可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媒体形容,今后,早读课带着同学们朗读的,可能会是一台萌萌的机器人。考场内监考的,也可能不再是老师,而是一台来回巡视的机器人,只要学生稍有舞弊的歪念,就能被机器人“感应”到……■

  “机器人老师”还会远吗?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升级换代,机器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更多的新颖机器人走进了学校、工厂、家庭、医院等社会各个领域,开始替代人类一部分繁重、复杂、枯燥、危险的工作,成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毫不夸张地说,机器人闯入社会各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机器人老师”在知识的识记、忍受高工作强度乃至一般的歌舞绘画技能等方面超过一般的老师完全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机器人老师”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诚如《信息时报》刊发的《推广“机器人老师”可为广大教师减压》一文所言:尽管“机器人老师”有着显性的正功能,其隐性的负功能也不容忽视。究其原因,教育需要尊重“异质思维”,同样的问题,学生会给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答案;“机器人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换言之,“机器人老师”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能越俎代庖,完全取代人。

  即便“聪明”如AlphaGo,据设计工程师所言,它虽有着独立的学习能力,但所有的提高,其实只是数据总量的加大,而所谓的这种“学习”也只是一种超强的记忆力,这与人类真正的“学习”不可同日而语。而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也远非数学算法所能解释或取代。即使将世界所有的数据输入进去,依然无法产生人类多维度的思考能力。正如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

  换言之,电脑毕竟是人脑的产物,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它再强大也不可能超越人类思想的维度。而且,即便有朝一日机器人老师“聪明绝顶”,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达到“无所不能”的状态,也不可能真的取代老师。因为,老师除授业解惑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熏陶引领学生学会做人,而这恰恰是没有情感和思维的机器人的命门所在。

  总之,教师是一份塑造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要面对的是个性、条件各异的学生。教育的本质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因此,尽管机器人老师工作热情高,知识渊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且能不辞辛劳24小时在岗,加之其特殊身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却永远无法替代真正的人类教师。即使未来科技发达到机器人教师能将知识复制到学生脑袋里,也难以培养出个性鲜明、感情丰富、独立自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独一无二的“人”。

  因此,“机器人老师”的最终定位应该是给老师“分劳”的好帮手,但老师们除了用好这位帮手之外,也必须引起足够的警觉。

  使用教育机器人来辅助教学,在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未来的我国也同样存在极大的运作空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老师或许还能为解决乡村教育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师资问题是当下乡村教育的症结之一,我们不妨在师资缺乏的老少边穷地区投入“机器人老师”,通过远程控制让机器人给学生上课,从而有效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在尽情展望机器人老师给我们带来众多福利的同时,老师们也应当意识到机器人可能会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有教育专家就认为,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当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机器人老师”必将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果如是,我们如果不积极紧跟潮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魅力并切实行动起来,在不远的将来,会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呢?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展会更多+
视频更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