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郭台铭允诺不裁员,“鸿海在中国的百万员工未来不会减少”,但其发言传递的多种信号可没有这么温情:
面对机器人崛起,郭台铭称将协助基层劳工转型,升级为技术工——如果普工转型不成功呢?
在出席中国贵阳数博会开幕式时,郭台铭引用英国牛津大学分析,称未来20年内,人类的工作将有47%,会被机器取代,而中国有许多农民工势必要转业升级,就需要有配套措施。
郭台铭还指出,现在已有部分厂房采取关灯生产,成为无人工厂,——不用发工资,不用担心机器人出现心理问题,效率又更高,富士康真能拒绝这种诱惑?
人和机器人抢工作大战打响
如果没记错,前段时间有传言称,富士康正酝酿30万机器人取代人工工作。
鸿海自有品牌端看“Foxbot”的幕后操刀者、鸿超准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负责人、鸿富锦精密工业副总经理戴家鹏透露,鸿海的机器人生产中心──山西晋城厂,已成为中国最大机器人制造基地,甚至比欧洲大厂艾波比的上海厂规模还大,一年有至少上万台机器人的产出量。
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工作抢夺大战已经开始,富士康并不是挥起屠刀第一人。
以江苏昆山为例,其是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之一,昆山政府调查发现,多达600家企业已经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引入机器工人。昆山共有4800家台湾企业,占其GDP的60%以上。如果自动化计划进展顺利,可能迫使250万人失业。
30万VS250万,舆论压力能迫使富士康承诺明年不裁员,但谁又能保证后年不裁员、大后年不裁员?
从当事者和政府的角度来衡量机器人取代人,绝对不是好事,下岗就意味着巨大的社会包袱和随时可能爆发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工作更不好找。
但对富士康来说,这条战略是绝对正确的,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工荒逐渐到来,用机器人无疑会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还能顺便摘掉“血汗工厂”的帽子。
即使富士康不这么做,未来也会有其他公司这样做,背后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