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器人»聚焦莞产机器人发展 全市机器人及配套企业约500家 ;
   

聚焦莞产机器人发展 全市机器人及配套企业约500家 ;

 46.1K
     [点击复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29   浏览次数:397
核心提示:近年来,在东莞市大力推行机器换人政策,鼓励工业企业装备技术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东莞的机器人产业正快速发展。日前,由东莞市机
              近年来,在东莞市大力推行“机器换人”政策,鼓励工业企业装备技术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东莞的机器人产业正快速发展。日前,由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主办、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协办的“机器人大讲坛——莞产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机遇”举行。

  论坛以促进高新技术引领下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和升级为目的,邀请了东莞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企业,分享了对莞产智能装备应用技术在电子、手机装配、物流等行业的应用现状。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东莞及周边城市的机器人及自动化企业和制造型企业共120多人参加。

  机器人企业钻研技术加速发展

  在论坛上,东莞市某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德湘的报告题目为《机器人换人的机会与误会》,他在发言中就“机器换人还是机器人换人”“非标设备与标准机之争”和“机器人首先是机器而不是人”这几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夏德湘在论坛上与一众企业分享了自己如何攻破技术难关,赢得市场的故事。“一家企业从使用德国的机器转变成使用我们的机器,然而要求我们的焊锡技术不超过30度,这是德国的参数。国内焊锡的温度标准在80度—130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需要攻克的挑战。”夏德湘介绍道:“后来经过多个日夜的攻关,我们研发团队克服了种种技术难关,最终温度在27度,比德国产品的标准还要高,从而获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

  东莞市某电子有限公司积极开发并扎根服务机器人领域,如今在全国的服务机器人领域占据了过半的市场份额。

  随后,东莞本土的机器人企业东莞市某自动化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力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论坛上分享了东莞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应用。其中,东莞市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军就“机器人产线革命——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化工厂中的应用”这一主题作了发言。

  系列政策出台助力“机器换人”

  近年来,东莞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机器换人”升级的重要性。据统计,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1319个,总投资达108.68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均位列全省第一。

  伴随着“机器换人”红利的释放,“莞产”机器人企业也遍地开花,迎来了迸发式发展。据东莞市机器人行业产业协会估算,东莞目前的机器人及其相关配套(包括基础零配件、集成系统商等)的企业至少有500家。

  针对庞大的机器人市场,东莞市机器人行业产业协会秘书长陈永刚认为这对东莞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他认为东莞机器人产业的机遇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由于世界工厂的地位,东莞拥有丰富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配套,发展机器人产业有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东莞政府非常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从研究院、机器人基地、人才、创业的环境来说,东莞都具备这些条件。

  陈永刚说道:“东莞制造业产业基础较为丰富,产业链上下游比较完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可以贯通整个生态链,这是我们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希望协会内部的会员能够在东莞产的设备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设备,推广我们自产的设备。”

  同时,陈永刚担忧,与国外的机器人产业相比,东莞乃至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比较晚,与国外的品牌相比还有些差距。“以某一机器人设备为例子,在运行的初期,我们的机器人与舶来货相差无异,或许在效率上稍胜一筹。然而,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机器人可能会出现误差,寿命也面临下降的窘况。”

  陈永刚分析,之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机器人在技术、工艺、材质等方面还不成熟,这也是未来需要攻克的瓶颈。

  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在东莞的发展,东莞市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在今年初,东莞出台“机器人智造“计划50条,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打通东莞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上遇到的瓶颈,大力鼓励企业购买莞产智能装备实施“机器换人”。不少企业认为这是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机器换人”的好契机,也让“莞产机器人”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机遇。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展会更多+
视频更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