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湖北省举行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劳动者”“荆楚”“神农”“天问”“楚宝”等10款人形机器人集中展示。
人形机器人或手握哑铃展示力量,或面对外部推力保持稳定,或面带微笑与人互动,或被推倒后站起……精彩的表现,展示出湖北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最新成果。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陈学东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精心研发。
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劳动者”,专为解决偏远变电站的运维难题而设计,有着强壮的手臂,配合仿生关节和直驱电机,能轻松搬运40公斤重物。
“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身高1.6米,体重60公斤,具备走、跑、跳、摔倒爬起等功能。该系列人形机器人未来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特种作业,如边防巡逻、消防救灾等领域。
人形机器人“天问”有38个自由度,其“灵巧手”的自由度就高达7个,能如人手般单手抓握一只苹果。“天问”的核心零部件实现了80%的“鄂研鄂产”,是机器人中的“湖北人”。
“荆楚”人形机器人下肢采用行星滚柱丝杠驱动,具有低能耗长续航优势,搭载了华中科技大学自研的具有20个自由度的仿生类人头部和高灵敏度电子皮肤,能够实现视、听、触等多模态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通过3D面部扫描和面部建模技术,“荆楚”机器人还能定制形象,高度模仿人类相貌。
2024年3月,湖北省出台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相关文件,4月,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突破工程,确定丁汉、陈学东、刘胜三位院士领衔、科研人员+工程师大团队攻关、工程化推进的研发模式。湖北省发改委根据有关工作部署会同相关方面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同步产业化、生态培育等工作,推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历时7个月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创造了国内少有的时间短、见效快的研发经验。同时,湖北省着力培育产业生态,引进国内顶尖人形机器人团队——黄强教授团队来鄂发展,仅用2个月,武汉光谷华汇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武汉光谷,推出“楚宝”人形机器人。
2025年,“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将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信息来自: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