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器人»以“五个强化”为抓手 全力打造机器人产业聚集新高地
   

以“五个强化”为抓手 全力打造机器人产业聚集新高地

 46.1K
     [点击复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30   浏览次数:110
核心提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机器人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国家《“十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机器人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国家《“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四川省把人工智能列为全省1号创新工程,以超常规思维、超常规举措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成都市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作为产业建圈强链战略部署的重点产业链之一,通过建强创新平台、加强技术攻关、打造应用场景等,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面对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成华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贯彻市委产业建圈强链战略部署,把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赛道,通过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企业、人才的活力,进一步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不断赋能产业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径。

成华区按照市委产业建圈强链战略部署,大力支持重点布局发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及组件等环节,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开发面向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机器人,重点补强高端减速器、长续航动力电池、轻量化骨骼、电子皮肤、MEMS姿态传感器等“薄弱”环节。


二、强化企业引育,壮大经营主体。

加大企业招引力度,围绕“八个清”动态更新产业图谱,梳理招商引资目标清单,创新探索存量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会展招商等招引模式,锁定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条,瞄准瞪羚、隐形冠军等创新型企业,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等地区开展定向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头部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成功引进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等链主企业和矽瞻科技等以机器视觉、系统集成为主的链属企业,签约落地科大讯飞成都智谷项目等重大产业化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突破100亿元。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梯度培育,围绕工业机器人成套装备、AGV小车等产品智能化、无人化发展需求,支持企业联合拓展产业链条,加快企业“上榜”“上市”,培育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累计培育成焊宝玛、卡诺普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精特新企业12家、规上工业企业6家,聚集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120余家,整体规模突破200亿元。


三、强化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

持续建强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省内高校与区内企业合建新型研发机构,引进行业知名企业创新奇智联合打造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安川I立方创新中心、发那科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ABB机器人技术服务及工业软件认证中心等6个企业级创新中心,依托三方电气挂牌“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成功填补了CR机器人本地认证服务空白。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进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机器人大模型及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力争形成一批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支持企业参与国、省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推动科技成果在区内转化,紧盯高校院所在机器人领域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需求,引入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见兴里资产运营公司等“精英型”专业机构,以龙潭智造科创谷为主阵地,加快建设机器人验证中心、未来实验室等功能设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成功举办“高工机器人西部峰会暨龙潭工业机器人推介会”等行业活动,助力建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四、强化场景牵引,带动示范应用。

深度挖掘潜在场景需求,以智改数转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快推进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领域应用,有序开放区内医疗、教育、文旅、交通、会展等场景,遴选行业标杆应用,支持企业开发面向边防巡逻、警戒守卫、救援等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应用场景下的高可靠机器人。探索“实验验证+体验推广+迭代提升”应用机制,支持本地机器人企业建设应用体验中心,打造机器人应用“样板间”,探索成立成华区场景应用促进中心,构建“场景挖掘、打磨策划、对接路演、推广服务”场景服务体系,促进产品迭代和应用推广,支持优势企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五、强化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加强机器人标准引领,支持区内企业、高校院所主导制定机器人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持续汇聚人才优势,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与企业合作重点培养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人工智能、新兴金融等领域入选市级产业建圈强链领军人才22名,建成卡诺普—四川大学等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持续强化资本赋能,持续深化与四川省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成都科创投等省市层级基金合作,与成华区联合创建机器人产业引导基金,新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成华区产业振兴基金,构建10支“基金矩阵”,协助企业获取融资资金15.38亿元,累计培育工业机器人上市后备企业4家。深度挖潜发展空间,支持企业上楼发展,统筹做好低效闲置用地盘活,优先产业用地需求,高标准打造总面积约100万平米的东广人工智能谷产业园、金地威新产业园和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签约引进企业66家。加强数据资源供给,支持企业用好“算力券”,有序开放非敏感公共数据,争取成都智算中心等为区内机器人企业匹配算力服务。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引优育强“双突破”。

一是重大项目招引实现突破。成功引进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等链主企业,东方智能等特种机器人企业,三是科技、矽瞻科技等以机器视觉、系统集成为主的链属企业,签约落地科大讯飞成都智谷项目等重大产业化项目8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3个(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项目、埃斯顿智能工业机器人西部研发中心、科大讯飞成都智谷项目),计划总投资突破100亿元。二是经营主体能级实现突破。累计培育成焊宝玛、卡诺普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精特新”企业12家,其中卡诺普获得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00余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累计培育焊研泰科、阿普奇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上工业企业6家。当前,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聚集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120余家,整体规模突破200亿元。


二、产业承载深度挖潜,发展空间“双提升”。

一是低效用地腾退成效提升。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已集中腾退将军碑、龙港钢材、锋宜精密等29家企业低效用地538亩,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土地资源。二是产业载体品质提升。高标准打造总面积约100万平米的东广人工智能谷产业园、金地威新产业园和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签约引进企业66家。推动埃斯顿智能工业机器人西部研发中心全面开工,建成卡诺普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及智能机器人基地。卡诺普、联东U谷入选2023年全市现代都市工业重点楼宇项目。


三、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要素保障“四迈进”。

一是公共平台向“硬核”迈进。引进行业知名企业创新奇智联合打造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安川I立方创新中心、发那科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ABB机器人技术服务及工业软件认证中心等6个企业级创新中心,依托三方电气挂牌“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成功填补了CR机器人本地认证服务空白。二是产业基金向“赋能”迈进。新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成华区产业振兴基金,构建10支“基金矩阵”,规模达157亿元。协助企业获取融资资金15.38亿元,新增新经济企业风险投资资金6800万元,累计培育工业机器人上市后备企业4家。三是领军人才向“塔尖”迈进。人工智能、新兴金融等领域入选市级产业建圈强链领军人才22名,建成卡诺普—四川大学等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塔尖”人才有效聚集。四是中介机构向“专精”迈进。引入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见兴里资产运营公司等“精英型”专业机构,引进“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中国机器人一体化协会”等专业机构5个,成功举办“高工机器人西部峰会暨龙潭工业机器人推介会”等行业活动,助力建强我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信息来自:金台资讯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展会更多+
视频更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