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李长开 通讯员丁燕)通过两年多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员工队伍结构,渤海装备公司“处僵治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据2月中旬这个公司提供的信息,截至2018年底,其旗下5家“僵尸企业”已全部实现人员分流处置目标,其中4家扭亏为盈、资产负债率回归行业正常水平,1家平稳完成税务注销,为公司下一步整体推进“双百”改革、激发企业活力营造了良好环境。
渤海装备公司是国内较大的石油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拥有多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品;但是,由于业务和人员结构不合理、部分产品创新停滞、企业再生产投入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加之近几年国家油价下滑拖动石油装备市场下行,造成公司多数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微利或持续亏损,2016年渤海装备下属5家企业被列为“僵尸企业”。面对发展困境,渤海装备抓住国资委、集团公司“处僵治困”的改革机遇,瞄准自身痛点、难点、堵点,施以改革“猛药”,精简业务、层级和人员,疏通发展经脉,祛除管理沉疴,推动解僵脱困。
重新审视业务布局,做到有保有压。针对创收能力弱、市场前景差的产品,这个公司以壮志断腕的勇气,下定决心“关停并转”,为成长型业务留出发展空间;而对暂时处于困境但市场前景广的产品,攥指成拳,集中优势力量全力发展。去年,他们对海工装备业务进行清算和税务注销处置,及时止住了成本“出血点”;另一方面,抢抓管线建设和勘探回暖机遇,加大钢管和钻采装备销售力度,工作量比上年增长8%以上。
重新改善经营环境,力争良性运转。针对企业“现金流长期为负”、靠“输血”过日子的状况,他们着力加强自我造血能力培育,狠抓“降杠杆、减负债”专项工作,注重从源头加快回款,提升经营质量。去年一年间,通过减少贷款、压降存货、推行商业承兑、银行承兑、履约保函等方式,节约财务费用近2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69%。
重新调整人员机构,追求精干高效。针对人员规模大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他们主动创造条件进行人员转岗分流,推行全员竞聘、择优上岗;重新梳理管理流程,精简合并机构,压缩管理层级,推行管理承包,激发队伍活力。其中,石油机械厂一个处级单位通过中国石油内部劳务输出、经营机制创新、社会劳务输出等多个渠道,分流、盘活内部人力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仅2018年这个厂就收入3亿多元,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快评
猛药去疴换来“崭新气色”
李莹
“僵尸企业”,是指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来维持生存的企业。这些“死而不僵”的企业,没有市场竞争力,不产生效益,却依然占有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要素,长期依赖于救助和帮扶,让竞争力强的企业无法获得合理利润,阻碍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
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清理“僵尸企业”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对“僵尸企业”下达了“出清令”。
近年来,中国石油勇于向“僵尸企业”说“不”,总部大刀阔斧、全面督导、积极协调、大力帮扶,为企业解困扭亏减轻负担。企业层面重拳出击、对症下药、狠抓落实、主动作为。总部、企业全面发力、齐抓共管,中国石油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有效推进。
渤海装备公司对旗下“僵尸企业”施以改革“猛药”,打出优化业务布局、改善经营环境、调整人员结构组合拳,“处僵治困”工作成效显著,助力渤海装备公司2018年提前实现扭亏目标,经验值得借鉴。
治沉疴必用猛药。各企业对待“僵尸企业”的态度要明确,要痛下决心、强力推进。要设计更为缜密的制度和细则,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僵尸企业”进行“出清”。同时,要加强内部协调扶持,及时做好人员再就业、生活保障等后续工作,解决“处僵治困”后可能存在的“硬着陆”问题,为重塑良好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保证经济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