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能制造,有助于推动“上海制造”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陈昶在向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智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关于降低制造业企业产品进超市、入网络渠道成本的建议》两份提案中提出,应有序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降低制造业企业产品进超市、入网络渠道的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陈昶认为,近年来,上海智能制造重点行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向“以数据驱动”为特征的智能化阶段过渡,一批核心关键装备和工业软件取得突破,上海在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重点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尽管上海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也很突出。比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不多,产业实力有待提升,增材制造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部分领域市场应用还未全面打开,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在用工方面,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招收企业需要的高端人才通常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陈昶建议,加大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大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工业强基、工业互联网创新等专项政策实施力度,鼓励装备制造商通过技术突破,自主研制智能制造装备,并探索企业创新容错机制。促进优势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开展产业创新研究,组建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发展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他还建议,坚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对有潜力高速成长的小微企业、初创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建立专门面向小微企业的产业园区,采用房租减免、税收减免或缓征、环保集中治理等具体措施,尽可能降低小微企业的负担。
此外,陈昶还称,近年来,渠道成本的不断攀升给制造业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如合同物流费、新品进场费、新店开业费、排面费以及终端投入费用等,淘宝双11、双12、京东618等诸多节日促销,要求企业所提供的折上折扣率也不断上调,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进网店的渠道成本。他建议对商超、电商平台的进场费进行规制,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用工成本和新品推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