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这样一种关于未来建筑的场景:用机器人建造,用AR感知,用VR体验,用云和大数据连接,再搭配物联网……当机器人遇上建筑业,其所带来的想象是如此诱人。
在我们还沉浸在近乎科幻的想象中时,日本最大的建筑公司清水建设株式会社已经在探索使用不同种类的建筑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焊接钢梁,“机器伙伴”负责安装螺栓和天花板。机器人搬运工能够看到并且绕开障碍,而机器人焊工用激光测量形状,精确把握被焊接物体的形状。
澳大利亚科技公司Fastbrick Robotics也在探索的路上。其设计 的3D 建筑机器人 Hadrian X,工作效率是人工的 4 倍。24 小时连续工作的话, Hadrian X 两天内就可以建好一座房子。它可以读懂图纸,通过 3D 扫描技术,精确地计算出每一块砖头的位置,比建筑工人精准不少。
而在过去的2018年,国内的碧桂园、恒大、绿地、华夏幸福等千亿级房企,也纷纷转型高科技,一波一波关于机器人的浪潮似乎预示着,一场建筑行业的革命即将席卷而来。
当梦想照进现实
机器人应用到建筑行业对碧桂园董事会主席董事杨国强来说并不是一种随波逐流,他的科技梦由来已久。早在30年前,杨国强曾去日本神户参观当地的轴承厂,彼时机器代替人工生产产品的效能让他深受震撼。机器人从此在碧桂园的基因里埋下了伏笔。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建筑行业随着快速发展痛点也逐渐显现。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建筑业青年劳动力逐渐缺乏的问题。长期以来,建筑业具有“危、繁、脏、重”的属性,施工人员的工作条件极差,繁重的操作,工作环境充斥着泥浆、粉尘、噪声、震动,导致职业病高发。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速,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将日益紧缺。
此庞大的老龄人口结构给政府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这在建筑行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随着适龄工作人口将急剧减少,其导致建筑业用工成本增加,施工方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强烈,数字化施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碧桂园在全产业链版图的摸索中逐渐成为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房企,对产品标准化、速度和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机器人终于登上碧桂园的舞台。
2017年,碧桂园开始在其工地推广SSGF工法,这一建造技术包括附着式爬架、铝合金模板、全现浇混凝土外墙、高精度地面等12项核心工艺,可以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提升住宅产品质量和人民居住品质。2018年7月1日,碧桂园碧桂园宣布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彼时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向全球的机器人领域精英发出邀请:“我期待跟最优秀的人同行,给他们舞台,让他们的潜力得到无限发挥,演绎出精彩人生。”
砸800亿做机器人
碧桂园进入机器人产业,初看之下的确令人有些诧异,毕竟在固有认知中,机器人这类高科技产品,玩家应该是高科技公司,与房企应该是牵扯不上多少瓜葛。碧桂园从零开始走出了这一步。
按照碧桂园的规划,未来五年内,将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博智林机器人将在机器人谷引入上万名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吸引各类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企业进驻园区,完成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博智林机器人谷效果图
从碧桂园计划在顺德未来几年打造的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的规划可以看到,碧桂园将机器人谷项目规划为了——由“机器人龙头企业总部为核心的总部基地组团;机器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的智能制造组团;依托知名科学家研究实验室和优秀人才培训基地的机器人学院及科研院校组团;搭建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机器人科研服务支撑平台组团;提供机器人众创空间、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李泽湘-博智林机器人创业园区”组成的五大组团,而这样的组团格局,也将其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和突破核心技术,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的野望显露无疑。
在2019年1月21日举行的碧桂园集团年会上,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在约两个多少小时的讲话中,频繁提到机器人产业。在《碧桂园是什么》中杨国强明确提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这一定位。
“进入工业4.0的时代,随着建筑机器人的加入,我们以工匠精神反复推敲的高性价比房子,在安全、美观、经济、适用和耐久上将得到全面提升。高科技打造的智慧社区,让我们始终保持世界一流的小区服务水平。”在杨国强看来,智能制造大有可为。作为一家拥有近 20 万名员工,1300多名博士的企业,碧桂园投入巨资,建机器人谷,延请顶尖人才,做好孵化器,成立研发团队,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实用又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助力国家科技进步,造福全人类。
在此前的一次集团内部会议上,杨国强也曾表示,“未来是科技创新改造和引领行业的时代。”“我梦想着那天——过去是工人在地盘走来走去,未来是机器人在地盘走来走去,我们像生产汽车一样在工地生产我们的房子,我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给机器人产业打上碧桂园烙印
事实上,碧桂园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不仅不是随波逐流,还有其突出的优势。
首先便是人才储备。从碧桂园公布的数据来看,当下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机器人已吸引了来自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百余名博士和科研精英加盟,并且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引进10000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进入2019年之后,碧桂园分派6位高管加入农业、机器人公司,更是为其机器人团队继续加码。从某种程度来说,碧桂园的人才阵容和规划,让许多科技企业也望尘莫及。
除此之外,机器人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没有强力的资金支持,其实很难玩得转研投产的一系列流程,因资金断裂频频暴雷的机器人产业玩家也不计其数,在2018年全年销售额达7287亿的碧桂园则拥有充沛的资金能够扶持研发需求。
碧桂园机器人板块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其机器人产业将围绕人工智能平台,为碧桂园不动产产业做出贡献。最终产品会有烹饪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看护机器人等,同时针对SSGF,将提供建筑机器人和装修机器人。
“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建筑机器人,一个是机器人餐厅。我梦想未来5年到10年,有相当一部分餐厅厨师工作能由机器人来完成。我们请了顺德最优秀的厨师教机器人做菜,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杨国强表示,“而在建筑机器人方面,我们已经在安排生产适合机器人使用的铝模、顶架、爬架、墙板。尤其是在去年我们受到了很多的批评、建议之后,已经认识到生产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用机器人承担这类繁重、重复的劳动首先符合我们对‘零伤亡’和安全的追求,其次能提升我们的效率与质量。”
跨界而不出界,让机器人来盖房子是杨国强新时代的梦想,他曾经问:“碧桂园有没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强的机器人公司?”这个答案碧桂园显然已经在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