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月15日,据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18年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98亿元–208亿元,与去年173亿元相比,同比增长大约15% - 20%。
作为国内“白电双雄”,格力电器(简称:格力)、美的集团(简称:美的)不仅是国人引以为傲的两个国产品牌,其产品也占据了国内家电市场超过大半的份额,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作为国内实业制造领军企业代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二者不断在智能制造上进行布局,给众多制造企业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在过去的2018年中,格力、美的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其中,在美的2018年最新的预计数据中显示,其净利润或将超过200亿,但是与格力相比,美的2018年的成绩还是稍微逊色许多。
2018年收益对比,格力成绩表现更加优异
(表一:美的集团2018年业绩预告数据)
从图一可以看到,据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美的经营业绩同向上升。2018年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98亿元–208亿元,与去年173亿元相比,同比增长大约15% - 20%。
(表二:格力电器前三季度财务数据)
从图二格力电器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格力电器仅前三季度营收总额为1501亿元,同比上涨超过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211亿元,同比增长36.59%。
实际上,格力电器早在2017年净利润就迈过200亿元的门槛,达224亿元。所以,从以上相关数据来看,在2018年,美的全年即使实现了超过200亿的净利润,也不及格力电器仅前三季度实现的211亿元净利润。总体上来说,美的2018年的业绩与格力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同为国内知名实体制造企业代表,美的与格力的差别在哪里?
从整体来看,美的与格力在业务上实际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但提及制造工艺方面,格力似乎比美的更胜一筹,从两家企业2018年在智能制造的布局力度便可看出其中的差别。
据了解到,面对智能制造的大趋势,在2018年3月份,美的携手库卡发布重磅消息,美的将向库卡中国下属业务注资,共同成立3家合资公司,以拓展工业机器人、医疗、仓储自动化三大领域的业务,以顺应中国市场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和智能物流、新零售等方面高速发展的需求,开发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自动化业务板块的全面高速增长。
到10月份,美的于新一轮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全新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M.IoT,同时还顺利入选了2018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公示中平台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的示范项目名单。
相比之下,格力在2018年在智能制造的布局力度显然要强许多。2018年6月份,格力全自动化生产线首次展示,同年8月份,格力南京两大生产基地正式落成。
继而在9月份,格力在工博会上首发新品“G-FMS柔性生产线”,作为一条全自动无人化的生产线,格力以“机器换人”实现了降本增效。同时,该线体的核心产品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GA-LM540采用动梁结构,承载能力强,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加工速度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具有稳定的加工效率。
除此之外,据12月份相关咨询报道,格力开始布局起线上销售,并扩张出覆盖手机、智能装备、芯片等多个领域的5G产业链,涉足到互联网生态。
综上可见,格力、美的应对国内制造产业的升级转型,都进行了多方位的布局。但是相比之下,格力的布局力度和强度比美的要大许多。这或许是格力在2018年成绩单上,排名比美的更靠前一些的原因之一。
结语:实际上,对于国内实体制造行业来说,不管格力还是美的谁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绩,这样的局面都是令人欣喜的,这预示着国内实体制造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与此同时,从格力、美的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布局来看,可以预见的是,对于众多制造企业来说,紧跟行业升级转型的大趋势,或许才是立足市场的长远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