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企业成长壮大为神奇集团,神奇集团今天的辉煌成就是与神奇的创始人,今天神奇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芝庭的艰苦奋斗、勇敢创业密不可分的。
张芝庭从小就随父母从河南来到了贵州省的兴义县安家。生活的磨难,使张芝庭自小练就了顽强生存的能力,培养了一颗济世救贫之心。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张芝庭承包了他所在兴义制药厂的土霉素车间,此举不仅为更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还为这个小小的车间创造了效益,两个月的时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净赚3250元。
之后,县政府便请他临危受命,租赁承包整个兴义制药厂。他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半年时间便使兴义制药厂扭亏为盈,盈利7万元。
1986年,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深山,春节刚过,县轻工局便把张芝庭请去做客,对他过去一年的成绩给予表彰奖励,殷切希望他再做贡献,创办一个在全县有示范性的新企业。
在得到县领导的肯定与鼓励之后张芝庭信心倍增,他用自己积存的27元人民币,买来一包水泥、三个土坛子,开始创办他的“兴义日化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张芝庭的事业刚刚起步便遇到了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了筹集资金,他节衣缩食买回一台当时在偏远山区算得上稀奇的米粉机,每天下班以后,他就把米粉机搬到大街上加工米粉。一天下来,他常常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就这样,张芝庭用他的智慧和劳动筹集到了第一笔急需的资金。
在他艰辛的跋涉之后,兴义日化厂终于成立了,这便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神奇公司的前身。
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1988年张芝庭坐了四百多公里的客车,只身来到省城贵阳,走进连续停产达3年的贵阳金桥制药厂,半小时内便谈妥承包这个厂三年利润指标的协议。
而后的日子他带领着金桥药厂的全体职工一步一个脚印,抓质量、创品牌,凭着他顽强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承包第一年就实现产值30多万元,还清了8万元贷款,基本攒足了独立办企业所必需的资金和经验。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来。全国各地的订单便如雪片般追踪而至,订货金额足有百万元之多。
贵州神奇集团,从一个靠27元人民币开办的无名小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一跃跻身于全国大型制药企业行列,并已成为跨多个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已步入了一条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