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工业自动化»2020年我国四成核心基础零部件将实现自主。
   

2020年我国四成核心基础零部件将实现自主。

 46.1K
     [点击复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23   浏览次数:698
核心提示:到2020年,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将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这是工信部刚刚发布的《工业强

        到2020年,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将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这是工信部刚刚发布的《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中提出的目标。其中,还具体的提到,2020年我国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要实现自主保障,先进基础工艺推广应用率要达到50%,初步建立起产业技术基础体系。该指南是“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文件之一。
  
  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指南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能够满足整机和系统一般需求的工业基础体系。但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先进基础工艺应用程度不高,共性技术缺失;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不完善,试验验证、计量检测、信息服务等能力薄弱。工业基础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主机、成套设备和整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品牌信誉,制约我国工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

  可以说,未来5到10年,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迫在眉睫。
  
  工信部表示,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指南明确,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高端突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产需结合、协同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应用为牵引,聚焦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开展重点产品示范应用、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进“四基”军民融合发展等五大任务,着力构建市场化的“四基”发展推进机制,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在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的“四基”,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遴选170种左右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组织开展工程化、产业化突破。
  
  按照规划,经过5到10年的努力,部分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达到国际领先,产业技术基础体系较为完备,“四基”发展基本满足整机和系统的需求,形成整机牵引与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夯实制造强国建设基础。
  
  到2020年,工业基础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和提升,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具体目标是:
  
  ——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产品使用寿命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推动80种左右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70种左右标志性关键基础材料、20项左右标志性先进基础工艺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信息通信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领域的“四基”问题率先解决。
  
  ——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建设40个左右高水平的试验检测类服务平台,20个左右信息服务类服务平台,服务重点行业创新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10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形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的基础产业集聚区。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展会更多+
视频更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